他的公司主打智能家居控制器,去年剛拿到天使輪,本是"/>
單價: | 面議 |
發貨期限: |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|
所在地: | 直轄市 上海 |
有效期至: | 長期有效 |
發布時間: | 2025-09-24 17:57 |
最后更新: | 2025-09-24 17:57 |
瀏覽次數: | 24 |
采購咨詢: |
請賣家聯系我
|
周四下午,做智能硬件研發的周總抱著一臺未拆封的原型機,匆匆走進辦公室。他的公司主打智能家居控制器,去年剛拿到天使輪,本是擴張的好時候,此刻卻愁眉不展,手里的財務報表上,“缺票 400 萬” 幾個字格外刺眼。
“鄧經理,這 400 萬快把我逼瘋了!” 周總把報表拍在桌上,“外包給小團隊的研發服務 180 萬、采購的定制芯片 220 萬,要么是工作室開不了票,要么是芯片廠商要加 8 個點才肯開,按查賬征收算,企業所得稅得繳 100 萬。今年還要投錢做用戶測試,這稅繳了,研發資金直接斷檔。”
我翻著報表,科技公司的缺票痛點很典型:核心研發常外包給小工作室,定制化硬件采購多對接小廠商,都容易面臨 “開票難”。“周總,您這情況適合注冊兩家小規模公司分拆業務,一家做‘研發外包承接’,一家做‘硬件采購’,每家居間 200 萬業務,企業所得稅按 0.5% 核定,綜合稅負能壓到 3% 以內,還不影響您給客戶開 6% 的專票?!?/p>
周總猛地抬頭:“兩家?我技術出身,對注冊流程一竅不通,財務小李還在對接高新技術企業申報,根本騰不出手?!?說著他給小李打了:“小李,注冊兩家小規模公司的事,你那邊能跟進嗎?”
里小李急得聲音發顫:“周總,高企申報材料下周要提交,注冊公司的流程我沒做過,怕弄錯耽誤事……” 周總掛了,苦笑:“你看,沒人手啊?!?/p>
“我們全程代辦,不用小李跑一趟?!?我拿出科技行業注冊方案,“您先想公司名,跟老公司‘智聯科技’呼應就行,比如做研發的叫‘智創達技術服務’,做采購的叫‘智聯通硬件商貿’,客戶那邊好解釋?!?/p>
周總琢磨片刻:“這名字好,既貼業務又顯專業?!?確定經營范圍時,我特意補充:“‘智創達’加‘技術開發、技術咨詢’,‘智聯通’加‘電子元器件銷售、智能硬件采購’,精準對應缺票業務,核定更容易通過?!?/p>
等小李發過來外包合同和采購清單,我又拿出園區地址協議:“用科技園區的合規地址,一年 5000 塊一家,能提供備案證明,不怕稅務查。上個月做的 AI 算法公司,就是用這地址,已經正常開票了?!?/p>
周總徹底放心,當場敲定法人用堂弟(無其他企業任職),簽字確認注冊信息。我給他算清賬:“每家 200 萬業務,增值稅各 1.98 萬,附加稅各 0.12 萬,企業所得稅各 1 萬(200 萬 ×0.5%),兩家綜合稅負 6.2 萬,比 100 萬省了 93.8 萬,率超 93%。”
“這么多?” 周總眼睛亮了,“省下的錢夠多招兩個研發工程師了!”
后續流程比預想更順:當天核名通過,周四拿執照,下周一完成稅務登記并獲批核定,下周三開戶開票。當周總拿到《稅務事項通知書》,看到 “企業所得稅按 0.5% 核定” 時,特意帶著那臺原型機來道謝:“多虧這兩家公司,研發款有著落了,下個月就能啟動測試!”
其實像周總這樣的科技老板,缺票、忙研發是常態,但找對合規政策,用專業服務銜接流程,就能輕松破局。對科技公司來說,省下的不只是稅款,更是支撐創新的底氣 —— 這才是最實在的發展助力。解決成本進項問題,直接來找鄧經理。